(清)白胤谦
①庸斋深阒,可以处吾不材之身,据梧而坐,曲肱而眠,无不适□。独其为境隘,不足以游吾目而骋吾足。间用郁邑,则召呼从者走数十武,临高城之上天王台一带,矫首而南望。远山岚气,使环邑之胜,落吾襟抱间。或月明雪霁,秋涛涨发,遵睥睨而东,跻聚奎楼,抵于开福寺前,缓步以归,亦一快也。顾年衰膂力弗强,数往则嫌疲惫而多事。
②偶携儿子登斋之后楼视廪,启北窗,面北山,丹崖苍壁,草树蒙茸,罗列于其下,远风忽至,居然在野。儿进曰:“胡弗日涉于斯?”吾首肯之。儿退后,因命撤廪,障壁为梯,设几席焉。每晨起,杖而上,听黄鸟数声,始还就斋中。午饭后,再上眺观云物,或受凉风,以散熇烝,信足乐也。
③乃反观儿子笑曰:“道在迩而求诸远,非吾向者之谓与?盖圣贤之道,近在于人心者,何以异乎是?故学者之于道,方其未得,虽竭聪明穷昏旦而求之,卒未能益焉。及其来会于吾前也,不越跬步而遇之,是以谓之庸。夫庸者,道之所寓,而□者其体,□者其用。是故子莫执中,违乎时之守也。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应乎中之理也。有孔子之时,而后尧舜相传之中,常存乎于今日。昔陶渊明卧于北窗,清风时至,自谓羲皇上人。以羲皇之去渊明数千岁远矣,而渊明拟之,不啻其近焉。然则渊明之去今,虽又千余岁,今之风犹古之风也,谓独辽邈而莫之亲耶?其孰能信之?”儿不能会,吾复大笑,遂命书之,以羲风名吾楼。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耳B.者 C.耶 D.乎
21.第①②段中写作者心情几番转变,分析这样写的具体作用。(4分)
22.根据文意,第③段空格处应依次填入。 (2分)
A.中时 B.时 中
23.第③段写陶渊明自称羲皇上人的典故,试分析其用意。(4分)
答
20.(1分)B
21.(4分)作者先写身处庸斋的安适,接着指出不能“游目骋足”的遗憾,引出下文写登天王台、聚奎楼看到美景而感到快乐;接着写因年老体衰不能经常远足而感到遗憾,引出下文写登庸斋后楼赏到美景而感到兴奋。两段之间,作者的心情发生四次转变,为下文“道在迩,不必求诸远”的道理张本。(具体写出心情的四次转变,2分;写明转变间的关系、点明与观点表达的关系,2分)
22.(2分)A
23.(4分)(陶渊明在眼下的日常生活中体悟相传数千年的“道”。)作者一方面以此阐明上文“道在迩,不必求诸远”“圣贤之道,近在于人心”等观点;另一方面以此作比,暗示作者也能如陶渊明一样在寻常生活中体悟出大道。(两个方面,各2分)
相关阅读
1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2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3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4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5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