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中山王英等众数十万攻钟离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2-01-21
魏中山王英等众数十万攻钟离。上命豫州刺史韦睿将兵救钟离,受曹景宗节度。睿自合肥取直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济师,旬日至邵阳。上豫敕曹景宗曰:“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景宗见睿,礼甚谨,上闻之曰:“二将和,师必济矣。”
景宗与睿进顿邵阳洲,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去魏城百余步,比晓而营立。魏中山王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景宗虑城中危惧,募军士潜行水底,赍敕入城,城中始知有外援,勇气百倍。
明旦,英自率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乃退。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击呵之乃定。上命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三月,淮水暴涨,睿使斗舰竞发,别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诸垒相次土崩,魏军大溃。景宗与群帅争先告捷,睿独居后,世尤以此贤之。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二》)
附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节选):曹景宗,骁将也;韦睿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敕睿以容景宗易,敕景宗以下睿难。然而非然也,睿能知景宗之鸷,而景宗不能知睿之弘,景宗之气敛,而何患睿之不善处景宗邪?且其诏之曰“韦睿,卿之乡望”,动之以情,折之以礼,而未尝有所抑扬焉。如其不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
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节选):及钟离一役,又未尝专任韦睿,而独任曹景宗,令睿归景宗节制。幸睿素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睿,亦乌足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击呵之/乃定/
B.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击呵之/乃定/
C.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击/呵之乃定/
D.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击呵之/乃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文中是一个官名,指地方军政长官。古代受此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有此称。
B.敕,皇帝的诏令,与《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义相同。
C.如意,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
D.垒,古代指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的“垒”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皇帝说到韦睿是曹景宗的同乡望族,所以曹景宗在礼节上待韦睿很恭谨。
B.曹景宗命人将圣旨送入钟离城中,城中人得知有援兵到达,因而勇气倍增。
C.韦睿趁淮水暴涨,派战船出击,纵火烧桥,军队奋勇争先,魏军因而大败。
D.北魏军队溃败后,曹景宗等人争抢功劳,韦睿功成身退,世人因此称赞他。
13.把文中(含附加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去魏城百余步,比晓而营立。
(2)如其不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
14.两段附加材料均对《资治通鉴》记载的钟离之战进行了评价,王夫之与蔡东藩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文字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10.答案:D(3分)
原句为: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正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击呵之,乃定。意为:北魏军队在夜里又来攻城,箭面密集而至,韦睿的儿子韦黯请求下城墙去避箭,韦睿不准许,军中一片震惊,韦睿站在城墙上厉声呵叱,人心才安定下来。
11.答案:A(3分)
解析:此处为动词,意为节制调度。
12.答案:D。(3分)
解析:韦睿功成身退错误,原文应该是说曹景宗同其他将帅争着先去告捷,只有韦睿独自一人在最后才上报,而并非功成身退。
13.(8分)参考译文:
(1)韦睿在曹景宗营寨前二十里的地方连夜挖掘长长的壕沟,距离魏军城池只百多步,快天亮时营垒就建了起来。(关键词:“堑”,壕沟;“去”,距离;“比”,接近;句意1分)
(2)如果不是这样,韦睿越是谦让,曹景宗就越是高傲,韦睿难道能够始终受他人的屈辱吗?(关键词:“下、亢”分别表示“谦让卑下、高傲傲慢”,三“抑岂……乎”表反问,“为”表被动,以上各1分)
143分,参考答案:不一致。(1分)王夫之认为,钟离之胜不仅有曹景宗和韦睿团结配合的功势,还有皇帝预先诏令、善于“将将”的功劳;(1分)蔡东藩则对皇帝让曹景宗节制韦睿表示异议,皇帝的预先诏令并无实质作用,幸好名气大的韦睿得到了曹景宗敬重,两人因此而团结并获胜。(1分)


附参考译文:
梁武帝命令豫州刺史韦睿率兵去援救钟离,接受曹景宗的指挥。韦睿从合肥取直道,经由阴陵大泽而行,遇上了涧谷,就架起飞桥让部伍过去,十日就到达邵阳。武帝预先告诫曹景宗说:“韦睿是你们州里的望族出身,应该好好地敬重他。”曹景宗见了韦睿,礼节甚为恭谨,武帝得知其情后说:“两个将领和好后军以一定能取胜。”
曹景宗与韦睿进驻邵阳洲,韦睿连夜在曹景宗营地前二十里处挖掘长沟,离北魏军队的城堡仅百余步远。天快亮时城垒就建成了。北魏中山王元英大吃一惊,用杖击打着地面说道:“这是哪位神灵的保佑啊!”曹景宗忧虑城中恐惧,招募军士潜水而行,把圣旨送入城中,城中方才知道外面援军到了,因此勇气倍涨。
第二天早晨,元英亲自率部来交战,韦睿乘坐没有加漆的木车,手执白角如意来指挥军队,一日交战数次,元英才撤退。北魏军队在夜里又来攻城,箭雨密集而至,韦睿的儿子韦黯请求下城墙去避箭,韦睿不准许,军中一片震惊,韦睿站在城墙上厉声呵叱,人心才安定下来。武帝命令曹景宗和声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桥,曹景宗攻北桥。三月,淮水暴涨,韦睿派战舰一齐出发,又另用小船载草,草上灌膏油,放火烧桥,战士们奋勇争先,呼喊声震天动地,北魏营垒依次土崩瓦解,北魏军队大溃败。曹景宗同其他将帅争着先去告捷,只有韦睿独自一人在最后才上报,世人尤其因这一点而赞扬他。
附材料一参考译文:曹景宗是一员骁将,韦睿手拿白角如意、乘坐抬轿来指挥军队。二位将领风格不同,本来应该是会互相轻视对方的。武帝提前下诏令警告景宗,是深得统率将领的本事。下诏令给韦睿来包容曹景宗容易,下诏令给曹景宗来包容韦睿很难。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韦睿能知晓曹景宗的狠鸷,但曹景宗不能知晓韦睿的宽宏,如果曹景宗的气焰收敛,又何必担心韦睿不善于与曹景宗相处呢?况且皇帝的诏之说“韦睿,是你的同乡望族出身”,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礼,不曾对二人有任何的贬抑或褒扬。如果不是这样,韦睿越是谦让,曹景宗就越是高傲,韦睿难道能够始终受他人的屈辱吗?钟离战役获胜,其功与淝水之战差不多,又岂止是曹韦二将的功劳呢?
附材料二参考译文:至于钟离这一仗,又不曾专任韦睿为统帅,而只是任命曹景宗为统帅,下令让韦睿归于曹景宗节制。幸好韦睿一向负有盛名,被曹景宗所敬重和礼遇,这才让他们二人能和衷共济,从而大败魏军。否则,曹景宗是曾经违背过诏令而在前线进军的,虽然有秘密的诏令,让他来敬重韦睿,这个诏令又怎么能约束到他呢!



相关阅读
1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3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4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5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6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