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发布时间: 2022-02-24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 辙
公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景祐初,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康定初,范公起为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辟公掌书记。公笑曰:“吾论范公,岂以为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辞不就。初,范公之贬饶州,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目之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久而益炽。公乃为《朋党论》以进,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恳恻详尽。其后诸公卒以党议不得久留于朝。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公愈奋厉不顾。上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赐三品服,仍知谏院。嘉祐初,判太常寺。二年,权知贡举。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三年,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所代包孝肃公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公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以包公之政励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闻者称善。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自汉以来,文弊极矣,虽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呜呼!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
(选自苏辙《栾城集》,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B.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C.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D.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也指刻于墓碑上的碑文。
B.讳,名讳。古人说话作文时为了避讳,不直称君王或尊长的名、字和号。
C.赐三品服,文中指给未及三品的欧阳修赐予三品官服,以示皇帝的恩宠。
D.太子太师,即太子的老师。后多为虚衔无实职,可用于追赠死去的重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进献《朋党论》,指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得到人君的任用,使得那些议论他结党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
B.为国选才时,欧阳修以文风古朴为重要原则,严厉打击那些因文风奇险怪异而知名的人,此举开始时引发非议,最终却扭转了文风。
C.包公威严治下,声名显赫。欧阳修接替他执掌开封府后,为政宽简平易,遵循事理,也不追求显赫的声誉,展现了不同的行事风格。
D.韩愈大力倡导文章复古,志在革除文弊;而欧阳修身体力行,所写的古文风行天下。苏辙认为文章能够废而复兴,这两人功不可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目之党人。
(2)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
14.欧阳修与范公“同其退不同其进”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3分)


10.D 11.B 12.A
13.【参考答案】(1)欧阳修与尹师鲁都因为范仲淹直言而被贬斥,被视为同党。(“见”—被,“目”—视为,各1分,句意2分,共4分)
(2)运用他的长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强行运用他的短处,势必无法达到目的。(“举”—成功;“逮”—达到,各1分,句意2分,共4分)
14.【参考答案】(1)两人都被贬斥: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被贬夷陵。(1分)
(2)范仲淹被重新起用,欧阳修面对征召推辞不去。(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欧阳公名讳修,字永叔,聪敏过人,两次参加国子监考试,一次参加礼部考试,都是第一名,于是考中了甲科。景祐初年,皇帝召来面试,升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当时范仲淹执掌开封府,每次进见,总是讨论当时政事的得失,宰相厌恶他,贬斥他镇守饶州。欧阳修面见谏官高若讷,高若讷诋毁嘲弄范仲淹,认为范仲淹应当被罢免。欧阳修写信批评他,因此被贬为峡州夷陵令。康定初年,范仲淹被重新起用担任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征辟欧阳修担任掌书记。欧阳修笑着说:“我为您直言,难道是为了私利吗?同时被贬斥不同时升迁也是可以的。”推辞不去。当时,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欧阳修与尹师鲁都因为范仲淹公正直言而被贬斥,被视为同党。从这之后朋党的议论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产生,时间长了愈发猛烈。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进呈仁宗,阐明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文章言辞恳切详尽。这以后众人最终因为朋党之议不能够在朝廷久留。欧阳修生性嫉恶如仇,论事没有回避,小人把他看作仇敌,而欧阳修愈发振奋不顾。唯有仁宗深知他的忠心,改任他为右正言、知制诰,赐予他三品服,仍执任谏院。嘉祐初年,任职太常寺。二年,暂时管理贡举之事。当时的进士写文章凭借诡异文风互相吹捧,文风崩坏。欧阳修担心此事,选文大都以用词古朴为好,凡是因为文风奇诡而知名的人几乎全部除去。榜单出来后,怨恨非议纷纷,很久大家才信服。然而文章从这以后开始改变,恢复古风。三年,加封为龙图阁学士,暂时代理开封府,所替代的包公因为治下威严,名震京师。欧阳修为政宽简平易,遵循事理,不追求显赫的声名。有人用包公的为政方式来劝勉欧阳修,欧阳修说:大凡人才,天性不同。运用他的长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强行运用他的短处,势必无法达到目的。我也是在运用我的长处理政。听者表示赞同。欧阳修以往镇守颍上,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于是在那里择地而居。在颖地居住一年后去世,享年六十六。被追赠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天下的学士听闻此事,都流泪悼念。从汉代以来,文章弊病极大, 虽然唐贞观开元有如此兴盛的局面,可是文气衰弱,最终也不能振兴,只有韩愈大力变革复古,到欧阳修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再次无愧于古风。呜呼!从孔子至今,千百年来,文章衰败而复兴,只出了这两人啊。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相关阅读
1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3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4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5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6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