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楼记原文与翻译-(宋)彭汝砺

发布时间: 2021-07-26
爱山楼记 
(宋)彭汝砺
①野老乐酒者荒,溺色者亡。山水可以无累矣,然好之者鲜,知所以好之者尤鲜。樵夫野老,出入耕息,日夕于是,乌知所以好之?佛老之宫,深据险阻,得其形势,乌知所以好之?
②屏山在饶州浮梁东南,其秀丽出数重,其广绵亘数百里。其洞出于郁者为集仙,入以烛,既达,空洞深沉如大厦。溪横其前,其清若鉴,可见毫发,其音若佩玉,中律吕。
③外舅甯公宅于是,始诛茅而为庵,凌空而为桥,日与佳客游。以为未足,乃面一山之胜而作楼百尺。既成落之,四顾踌躇。山连如珠,或枯或菀,如云涌,如水波兴焉,如决聚讼而车徒趣焉。日星风云,雾雨霜雪,昼夜四时之气象消息合散于须臾。使绘画之工以微尘为墨,曾不得其仿佛,论说之士辨周万物,亦不能道其绪余。公方玩千里于一席,揽胜概于樽俎,几尽之矣,不亦善乎!公曰:“吾见其高明而有容,广大而无隅,登日出云,甘雨沾濡,草木润泽,遍覆昆虫。”予曰:“嗟夫,是知所以好之者与!”
④公名锡,字祐甫。子洵,今为靖安军节度推官。

翻译:
人的性情得到所喜欢的东西就高兴,然而都被外物连累。追求名的人劳累,追求利的人忧愁,喜好打猎的人面临危险,爱好饮酒的人荒废时间,没溺在色中的人面临死亡。自然山水可以没有连累,但喜好的人很少,知道自己之所以喜好的人更加少。樵夫乡村的人,早出晚归,劳作休息,早晚在山水中,哪里知道为什么喜好它们?佛家的寺庙,深山之中处在险要的地方,得到山水的地势,他们哪里知道为什么喜欢它们?
屏山在饶州浮染的东南方,它重重叠叠的山峦清秀美丽,它广阔无边,绵延几百里。在树木苍郁的地方有个山洞,名叫集仙洞,拿着蜡烛,进入山洞,到达后,山洞空空,深沉像座大厦。溪水在眼前流过,清澈如镜,可以照见发丝,它的声音如佩玉鸣响,切合音律。
岳父甯公在这里建造宅第,开始砍伐茅草建造草屋,在空中建造一座桥,每天与客人游玩。认为不够,就面对一山美景而造了百尺高的楼。建成之后,四面环顾,十分得意。连绵的山峰像珠玉,有的光秃,有的茂盛,像白云涌动,像水波起伏,像判决案件而车辆人众奔向这里。太阳星星大风云朵,雾气大雨寒霜大雪,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气象变化在片刻之间联合分散。假若画工用微尘为墨,竟然不能画得大概的样子,辩士能够辨识万物,也不能说出其中的学问。甯公在一席之间可以欣赏千里的风景,在宴席之中可观赏美好的景物,几乎穷尽美景,不也好吗?甯公说:“我见到高而明亮之处有景象,广大之处没有边际,太阳穿过云层,甘雨浸湿,草木滋润,遮掩昆虫。”我说:“啊,这是知道为什么喜欢山水的人!”
甯公名叫锡,字祐甫,字洵,现在为靖安军节度推官。



相关阅读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2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3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4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5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6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