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亭记原文与翻译-(明)李贤

发布时间: 2021-07-26
心源亭记 
(明)李贤
①邓1之儒学,在古城巽隅2,规制宏敞,殿后曰“明伦堂”。堂前道中一井,其水湛然以清,有司作亭其上,御史项君题之曰“心源”。州守崔君富谓予郡人也,请记之。
②噫!旨哉,心源之名,亭也!夫源者,井内之泉也,而必冠之以心者,何哉?湛然以清者,水之本体也。苟终日荡之,未有不浊者也。虚灵不昩者,心之本体也。苟私欲蔽之,未有不昏者也。水之荡而浊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清于是乎出矣。心之蔽而昏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明于是乎在矣。甚矣,水之清濁有似于人心之昏明也。
③清而明者,莫不皆由乎静,浊而昏者,莫不皆由乎动,然水之浊者,静则清矣,初无用力于其间。而心之明者,虽由乎静,必有主敬之功焉,此心之明德,无或昏也。故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3而已矣。
④或曰:项君名亭之意,果出于此乎?曰:不可得而知也。据心源之名而推心源之理如此。然项君之意,虽不可知,要之不出此理之外也。
⑤于是乎记。
(李贤《古穰集·卷三》)
【注】1邓:地名。邓州   2巽隅:东南角    3放心:丧失了的善良之心。


翻译:
邓州的儒学,在古城的东南角,规格宏大宽敞,大殿的后面叫做“明伦堂”。明伦堂前道路中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官吏在井上建造一个亭子,御史项君题写叫做“心源”。邓州太守崔君说我是本郡人,让我写一篇记。
呀!美好呀,心源这个名字,这个亭子。源,是井内的泉水,而一定要加上心字,为什么呢?清澈,水的本性。如果整天摇荡,没有不混浊的。虚空灵动不昏庸,心的本性。如果私欲遮蔽了它,没有昏庸的。水被摇荡而混浊,有时静止下来,那么本性的清明于是显现出来了。心被遮蔽昏庸,有时静止下来,那么本性的清明于是存在了。太过了,水的清澈混浊,就像人心的昏庸清明。
清澈与清明,没有不源于静,混浊与昏庸,没有不源于动,然而水的混浊,静止就清澈了,起初不要在中间用力,而心的清明,虽然源于静止,一定需要主敬的功夫,这心的光明德行,是不会迷惑昏昧的。所以说:取得学问的方法没有其他,寻求丧失了的善良之心罢了。
有人说:项君给这个亭子起名的意思,真是这个吗?我说:不能得知。根据心源的名字而推论心源的这样的道理。然而,项君的意思,虽不可能知道,要点不超出这个道理之外。于是写下这篇记。



相关阅读
1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

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2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4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5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6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