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春,王正月,及齐平阅读答案与翻译-《左传·文公十六年》

发布时间: 2022-11-30
十六年春,王正月,及齐平。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于阳谷。请盟,齐侯不肯,曰:“请俟君闲。”夏五月,公四不视朔,疾也。公使襄仲纳赂于齐侯,故盟于郪丘。
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 庸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楚人谋徙于阪高。蒍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次于句澨。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扬窗。三宿而逸,曰:“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且起王卒,合而后进。”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分为二队,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遂灭之。
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时加羞珍异。国之才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初,司城公孙荡卒,公孙寿辞司城,请使荡意诸为之。既而告人曰:“君无道,吾官近,惧及焉。”既,夫人将使公田孟诸而杀之。公知之,尽以宝行。荡意诸曰:“盍适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及国人,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尽以其宝赐左右以使行。夫人使谓荡意诸去公,对曰:“臣之而逃其难,若后君何?”冬十一月甲寅,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向攻而杀之,荡意诸死之,书曰:“宋人弑其君杵臼。”君无道也.
(节选自《左传·文公十六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
B.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
C.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皆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
D.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朔,农历每月的初一。文中说鲁文公应该在朔日上朝听政,因为疾病多次耽误。
B.驲,读rì,也叫传(zhuàn)车,古代驿站用来送信的车,后来也用来代指驿马。
C.田,同“畋”,打猎。文中提到的孟诸,就是宋昭公不止一次去打猎的一个地方。
D.甲寅,干支之一,癸丑之后,乙卯之前,可用来纪年月日。文中是指文公十六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文公十六年正月,鲁国想跟齐国议和,齐国开始没有答应。
B.庸国人率领众多少数民族准备伐楚,对楚国形成了巨大威胁。
C.庸楚两国争战,因为盟友离散,庸国失去支援,终被楚消灭。
D.宋昭公得知襄公夫人想加害他,就带上他的全部珍宝出逃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且起王卒,合而后进。(4分)
(2)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荡意诸死之。(4分)
14.公子鲍深受宋国人的拥戴,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0.(3分)B
11.(3分)D  (文中处在“十一月”后,是纪日)
12.(3分)C(庸国被楚消灭原因是轻敌)
13.(8分)
(1)庸国的军队人数众多,多个蛮夷部族聚在那里,不如再发大军,同时出动国君的部队,合兵以后再进攻。(4分)
评分建议:“师”“焉”“大师”“王卒”释义各1分。
(2)(宋昭公)没有到达,襄公夫人王姬派遣帅甸进攻并杀死了他,荡意诸也死在了这件事情上。(4分)
评分建议:补充主语,“使”,“死(于)之”,句意,各1分。(死之,理解为“为之死”亦可。)
14.(3分)①赈济饥民;②优抚老人;③尊重人才;④体恤亲属。


参考译文:
十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国与齐国议和。文公生病,派季文子和齐懿公在阳穀会见。季文子请求盟誓,齐懿公不肯,说:“请等贵国国君病好了再说吧。”夏季,五月,文公四次没有在朔日听政,因为他生了重病。鲁文公派襄仲向齐懿公馈送财礼,所以就在郪丘结盟。
楚国发生大饥荒,戎人攻打它的西南部,到达阜山,军队驻扎在大林。又进攻它的东南部,到达阳丘,以进攻訾枝。庸国人率领蛮人们背叛楚国。庸国人率领百濮在选地聚集,准备攻打楚国。楚国人商量迁到阪高去。蒍贾说:“不行。我们能去,敌人也能去,不如攻打庸国。庸国和百濮,认为我们遭受饥荒而不能出兵,所以攻打我们。如果我们出兵,他们必然害怕而回去。百濮散居各处,将会各回各的地方,谁还有空来打别人的主意?”于是楚国就出兵,过了十五天,百濮就罢兵回去了。楚军从庐地出发以后,每到一地就打开仓库让将士一起食用。军队驻扎在句澨。派庐戢梨进攻庸国,到达庸国的方城。庸国人赶走楚军,囚禁了子扬窗。过了三个晚上,子扬窗逃跑回来,说:“庸国的军队人数众多,多个蛮夷部族聚在那里,不如再发大军,同时出动国君的部队,合兵以后再进攻。”楚军又和他们交战,七次交战都失败了。庸国人说:“楚国不足以一战了。”就不再设防。楚庄王乘坐驿站的传车,在临品和前方部队会师,把军队分做两支队伍:子越从石溪出发,子贝从仞地出发,进攻庸国。秦军、巴军跟随着楚军,蛮人们服从楚王,和他结盟,就把庸国灭亡了。
宋国的公子鲍对国人加以优礼,宋国发生饥荒,把粮食全部拿出来施舍。对年纪在七十岁以上的,没有不送东西的,还按时令加送珍贵食品。对国内有才能的人,没有不加事奉的,对亲属中从桓公以下的子孙,没有不加周济的。宋昭公无道,国内的人们都拥护公子鲍。当初,司城公孙荡死了,公孙寿辞掉司城的官职,请求让荡意诸担任。后来告诉别人说:“国君无道,我的官位接近国君,很怕祸患引到身上。”不久以后,襄公夫人准备趁宋昭公去孟诸打猎乘机杀死他。宋昭公知道以后,带上了全部珍宝而出行。荡意诸说:“何不到诸侯那里去?”宋昭公说:“得不到自己的大夫以及人们的信任,诸侯谁肯接纳我?而且已经做了别人的君主,再做别人的臣子,不如死了好。”昭公把他的珍宝全部赐给左右随行人员,让他们离去。襄公夫人派人告诉荡意诸离开宋昭公,荡意诸回答说:“做他的臣下,而又逃避他的祸难,怎么侍奉以后的国君呢?”冬季,十一月二十二日,宋昭公准备去孟诸打猎,(宋昭公)没有到达,襄公夫人王姬派遣帅甸进攻并杀死了他,荡意诸也死在了这件事情上。《春秋》记载说“宋人弑其君杵臼”,这是由于国君无道。



相关阅读
1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2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

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3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4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5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

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