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而不党义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3-09-30
群而不党义
鲁论《卫灵》篇“群而不党”,集注“和以处众而不阿比”,君子处众之道,诚如是矣。《论语》曰:“诗可以群。”曰:“鸟兽不可与同群。”此“群”之义近公也。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曰:“君子不党。”此“党”之义近私也公则为和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协恭之美在野可以释惊世骇俗之嫌。私则为流为比,有其材则凭城据社而堪虞,无其遇则逐末随波而不恤。公私之间、群党之义判然矣。君子之群而不党之由于器识学问亦昭然矣。
由是以推,王导纵恶于王敦,蔡邕铭恩于董卓,党矣而无所为群。贾生羞伍夫绛侯,屈原被谗于靳尚,不党而亦不能群。所谓群而不党者,必如诸葛孔明、陆敬舆、范仲淹诸君子,以集思广益而渊然,以黜邪崇正而毅然,以激浊扬清而霭然,盖无其量者,不能群群矣。而识不足以自固,则又不能不党,此其大较也。自此义不明,朝廷无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党之祸遂为世诟病。如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朔、明之东林,虽不可以一概论,然小人之所以倾陷正士者,无所不至。而不能以群化党,使合乎人心之正、天理之公,诸君子亦与有责焉。以为群,则君子与君子宜无不同,何以洛蜀朔之显分门户?以为不党,则聚徒讲学,何必以诋讥朝政为能。非器识学问之兼至者,盖不足以语此矣。
后之君子果以释党为心,而不以树党为事,则进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门养晦。其在《礼》曰:“君子敬业乐群。”此君子之群也。其在《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此不党之君子所普为治也。否则意气未化,而声气助之,至欲合群力为君国抗,此则天下之乱言也夫。
(节选自《赵佩茳集》,有删改)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此“党”之义 A 近私也 B 公则为和 C 为周 D 在朝 E 可以收同寅 F 协恭之美 G 在野可以释 H 惊世骇俗之嫌。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判,截然不同,与《六国论》中“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判”字词义相同。
B.恶,行恶事,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恶其声而然也”的“恶”字词义不相同。
C.邪,指奸邪之人,“邪曲之害公也”的“邪”表示品行不正的小人,两者用法相同。
D.王道,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对“王道”的相关描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经据典,分析“群”“党”的不同内涵,阐明了集体与个人、群与党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B.作者认为,王导、蔡邕、贾生、靳尚四人党而不群,是因为他们不是器量见识与才学兼备的人,也不值得与他们谈群而不党。
C.作者认为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洛、蜀、朔三党分立以及明代东林党等,都存在小人用卑劣的手段构陷排挤正直之士的情况。
D.作者认为像诸葛孔明、陆敬舆、范仲淹等人群而不党,真正达到了《礼记》和《尚书》中所提出的“君子之群”的境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此义不明,朝廷无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党之祸遂为世诟病。
(2)后之君子果以释党为心,而不以树党为事,则进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门养晦。
14.历史上的朋党之祸值得后人警惕,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党而不群”的危害。(3分)

参考答案
10.BDG
【评分参考】选对一处得1分,共3分。
11.A
【解析】A.判,截然不同,判然,显然,形容差别特别分明。《《六国论》中“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判”为“区别,分辨”,两者词义不同。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恶其声而然也”意为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恶”为讨厌、厌恶。C.两者都为形容词作名词。D.表述正确。
12.B
【解析】B项,原文“王导纵恶于王敦,蔡邕铭恩于董卓,党矣而无所为群。贾生羞伍夫绛侯,屈原被谗于靳尚,不党而亦不能群”可知:王导、蔡邕二人确实是党而不群,而贾生和屈原则是不党不群,至于靳尚则无明确定论。
13.(1)自从这个道理不彰明之后,朝廷没有办法收到聚拢众人、共同策划、一起出力的成效,于是结党营私导致的灾难就被后世批评指责。
【评分参考】“明”“无以”“为”,句意通顺各1分,共4分。
(2)后世君子如果把放下党争作为本心,而不把建立私党作为要事,那么一旦入朝为官就会神色严肃地立于朝堂,一旦离开朝堂为民就会闭门谢客,韬光养晦。
【评分参考】“释”“树”“正色”,句意通顺各1分,共4分。
14.①倾力迫害正直之士,使人心之正、天理之公沦丧;
②利用党派的力量与朝廷对抗,弃国家利益于不顾,导致天下大乱。
【评分参考】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参考译文】
《鲁论语·卫灵公》篇“群而不党”,注释为“和气地和众人相处,不偏袒勾结”,君子和众人相处的原则,确实像这样啊。《论语》中说:“诗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说:“(人)不可以和鸟兽同群相处。”这里“群”的意思是倾向于集体的。孔子说:“人的过错,各自取决于他所属的类别。”孔子说:“君子不拉帮结派。”这里“党”的意思是倾向于个人的。(强调)集体就是和睦和谐,就是公正团结,在朝廷可以借此收获恭谨事君、合作办事的美政,在民间可以借此消解使世人惊骇的嫌怨。(强调)个人就是放纵无度,就是依附勾结,有才能的人就拉帮结社让人忧虑,没有机遇的人就追求不重要之物、随波逐流而毫无顾忌。集体个人之间、群和党的意义就显然(不同)了。君子合群共处而不结党结派源自于他们的器量见识学问是很显然的了。
由这我们可以推论出,王导纵容王敦行恶,蔡邕对董卓的恩情铭刻于心,这是结党营私而不是君子的合群啊。贾谊把和武夫绛侯周勃同朝为官当作耻辱,屈原遭靳尚的谗言所害,他们不结党营私也不合群。人们所说的真正的合群但不结党营私的人,一定要像诸葛孔明、陆敬舆、范仲淹诸位君子一样,因为集合群众的思想,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而达到精深广博的境界,因为斥退奸邪之人,崇尚正直而形成坚毅刚强的性格,因为去除污浊,发扬清正而和气友善,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器量的人,就不能够团结群体。然而才学见识不足以使自己坚实稳固,又不得不和人结成党派,这就是大致的情况。自从这个道理不彰明之后,朝廷没有办法收到聚拢众人、共同策划、一起出力的成效,于是结党营私导致的灾难就被后世批评指责。像唐末的牛李党争,宋代的洛、蜀、朔三个党派,明朝的东林党人,虽然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卑劣小人用来倾力构陷正直之士的手段,没有什么不用的。然而不能用合群相处化解结党之祸,使他们的行为能够符合人心的公正、天理的公道,那么诸位君子也负有责任啊。如果认为君子应该合群相处,那么君子与君子之间就应该没有什么不同,那为什么洛、蜀、朔三党要明显地区分派别?如果认为君子不应该结党营私,那么聚集弟子讲授学习,又为什么一定以诋毁讥讽朝政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本事。不是器量见识与才学兼备的人,大概是不值得对他们说这些的。
后世君子如果把放下党争作为本心,而不把建立私党作为要事,那么一旦入朝为官就会神色严肃地立于朝堂,一旦离开朝堂为民就会闭门谢客,韬光养晦。那就是《礼记》中所说的:“君子专心学习,乐于和同群之人相处。”这才是君子之群。那就是《尚书》中所说的:“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浩荡无私。”这就是不结党营私的君子的普遍做法。如果不这样,那么偏激的情绪还没化解,又有声势助长它,以至于想要聚集众人的力量和君主朝廷对抗,这就是天下大乱啊。


相关阅读
1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阅读答案与翻译-《六国论》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 【查看全文】

2 【甲】天时不如地利【乙】生于忧死于安乐(节选)阅读答案

【甲】天时不如地利(节选)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查看全文】

3 《<论语>十二章》阅读答案与翻译

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八章内容,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查看全文】

4 卧薪尝胆原文_文言文卧薪尝胆翻译赏析

文言文《卧薪尝胆》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勾践古作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 【查看全文】

5 兼爱阅读答案与翻译-《墨子》

兼爱 《墨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查看全文】

6 《荀子·子道》阅读答案与翻译

子道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尧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孝子所不从命有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