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代自齐使人谓燕昭王曰:“臣闻离齐、赵,齐、赵已孤矣,王何不出兵以攻齐 ”燕乃伐齐攻晋。又令人谓闵王曰:“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古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子将而应燕乎夫以苏子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矣。燕破则赵不敢不听,是王破燕而服赵也。”闵王曰:“善。”乃谓苏子曰:“燕兵在晋,今寡人发兵应之,愿子为寡人为之将。”对曰:“臣之于兵,何足以当之,王其改举。王使臣也,是败王之兵,而以臣遗燕也。战不胜,不可振也。”王曰:“行,寡人知子矣。”
苏子遂将,而与燕人战于晋下,齐军败。苏子收其余兵,以守阳城,而报于闵王曰:“王过举,令臣应燕。今军败亡二万人,臣有斧质之罪,请自归于吏以戮!”闵王曰:“此寡人之过也,子无以为罪。”
明日又使燕攻阳城及狸。又使人谓闵王曰:“日者齐不胜于晋下,此非兵之过,齐不幸而燕有天幸也。今燕又攻阳城及狸,是以天幸自为功也。王复使苏子应之,苏子先败王之兵,其后必务以胜报王矣。”乃复使苏子,苏子固辞,王不听。遂将以与燕战于阳城。燕人大胜,得首三万。齐君臣不亲,百姓离心。燕因使乐毅大起兵伐齐,破之。
(选自《战国策·燕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古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秦将而应燕乎/夫以苏秦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矣/
B.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古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秦将而应燕乎/夫以苏秦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矣/
C.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古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秦将而应燕乎/夫以苏秦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矣/
D.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古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秦将而应燕乎/夫以苏秦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乐,相传为我国古代春秋时人,善相马;后喻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B.“去而顾之”中的“顾"意思是回头看,与《屈原列传》“眷顾楚国”中的“顾”字含义不同。
C.“王其改举”中的“其”是助词、无实义;与《师说》“其为惑也”中的“其”字用法相同。
D.“苏秦固辞”中的“辞”意思是推辞,与《陈情表》“辞不就职”中的“辞”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量(3分
A.苏代在见齐王之前,先去见了淳于髡,并送钱财给淳于髡,让淳于髡向齐王推荐自己,苏代最终得到齐王的欢心。
B.苏代接近齐王是为了帮助燕国,他后来告诉燕昭王,他已经成功离间齐国、赵国,使齐、赵两国都孤立了起来。
C.苏代一边让燕昭王出兵攻打齐国,一边派人在闵王面前分析形势并替苏秦说好话,为闵王信任苏秦为大将奠定了基础。
D.闵王一再相信苏秦的军事能力,让其两次担任统帅,而苏秦都拒绝了,原因在于他知道齐国君臣不亲,百姓离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于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5分)
(2)日者齐不胜于晋下,此非兵之过,齐不幸而燕有天幸也。(5分)
答
10.B(原文标点: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古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子将而应燕乎 夫以苏子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矣)
11.C两个“其“的意思不同,后者是代词,“那些”)
12.D(“原因在于他知道齐国君臣不亲,百姓离心”分析错误,“齐国君臣不亲,百姓离心”是在齐国大败之后)
13.(1)现在我想凭借“骏马”的身份被齐王召见,可是没有人替我前后周旋,您有意做我的伯乐吗 (得分点:“以”“见于”“莫”各1分,句意2分)
(2前几天,齐国军队在晋城之下没能取胜,这不是齐军的过错,是齐军不走运而燕军得到了上天的保佑。
(得分点“日者”“此非兵之过”“天幸”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说道:“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早晨,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回头再瞅一眼,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于是就照着卖马人的话做了,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竟然涨了十倍。现在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替我前后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 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淳于髡进宫向齐王作了引荐,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
苏秦从齐国派人对燕昭王说:“臣下离间齐国、趑国,观在齐、赵两国都已经孤立了。大王为什么还不出兵进攻齐国?”燕国于是讨伐齐国进攻晋地。苏秦又让人对齐闵王说:“燕国进攻齐国,想收复以往的失地。观在燕军在晋地停滞不前,这是由于兵力弱小犹疑不决。大王为什么不派苏秦率兵抗击燕军呢?凭苏秦的才能,率兵抗击弱小的燕军,一定能攻破燕国。燕国被攻破,那么赵国就不敢不听命,这样大王既攻破了燕国,又制服了赵国。”齐闵王说:“好。”就对苏秦说:“燕军打到了晋地,现在寡人发兵抗击它,希望您替寡人做军队的大将。”苏秦回答说:“臣下对指挥军队的事不通,哪里配得上抗击燕军,大王还是改任别人吧。大王派臣下为将,这会使大王的军队遭到失败,也会把臣下交给燕国,打不赢,就不能挽救败局了。”齐王说:“您去吧,寡人了解您。”
苏秦于是率领齐军同燕国人在晋城之下交战,齐军大败。苏秦收拢齐国的残兵退守阳城,向齐闵王回报说:“大王用错了人,竟派我来抗击燕军。如今军队伤亡两万人,臣下有杀头之罪,请让我自己回去到执法的官吏那里领受斩刑。”齐闵王说:“这是寡人的罪过,您没什么可以怪罪的。”
第二天,苏代又暗中让燕国攻打阳城和狸邑。又派人对齐闵王说,“前几天,齐国军队在晋城之下没能取胜,这不是军队的过错,主要是齐军不走运而燕军得到了上天的保佑。现在燕国又攻打阳城和狸邑,这是把上天的保佑当作自己的功劳。大王再派苏秦抗击燕军,苏秦先前曾使大王的军队失败,失败之后他一定竭力用胜利来报答大王。”于是再次任用苏秦,苏秦坚决推辞,齐王不听。苏秦就率兵在阳城同燕军作战。燕军大获全胜,斩下敌人首级三万。齐国君臣之间不互相亲信,百姓离心离德。燕国于是派乐毅大举兴兵进攻齐国,最后攻破了齐国。
相关阅读
1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阅读答案与翻译-《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 【查看全文】
2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查看全文】
3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 【查看全文】
4 张嶷传原文_文言文张嶷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嶷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 【查看全文】
5 牛首马肉原文_文言文牛首马肉翻译赏析文言文《牛首马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其衣断带相望而 【查看全文】
6 刘晏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刘晏传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