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就“破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刘永富在回答记者有关“下一步脱贫攻坚有什么重要部署”的提问时介绍,现在离2020年底还有20个月,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很重。尤其要做好今年的工作,为明年的工作打下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既完成任务,又保证质量。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今年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这四个方面,在全国进行一次模底清理,建档立卡,记在账上。逐项,逐户、逐人对账销号,防止出现遗漏。第二方面,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的县111个,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县有98个,这“两个一百”就是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寨子”。这就是坚中之坚,要盯着这些地区加大投入、加大帮扶力度,还要落实好深度贫因地区脱贫破坚实施方案。第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考核评估发现的问题,以及媒体监督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通过问题整改推进工作。现在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方案,正在整改之中,4月底前要向中央提交报告。
(摘编自《中国财经新闻》2019年3月8时
材料二
2013-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统计 贫困人口(万人)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1日)
材料三
低至2018年年底,全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还有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在尚未脱贫的人口中,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占比较高。
“可以说,现在到了任务最重,也是最艰难的时期。”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从事扶贫工作20多年,在他看来,“好摘的果子已经摘完”。一方面。截止到2018年年底,未脱贫的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贫困户,脱贫路径狭小:另一方面,部分已脱贫户根基不牢,一遇风吹草动,经不起波浪和折腾,返贫致贫风险比较高。
“我在基层调研时看到,几乎每一个贫困户的脱贫材料都有一尺多厚。”赵皖平举起手比划着说,“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扶贫干部有时要应对各种检查、填写各种表格。一些基层扶贫干部向赵皖平诉苦说,自己干得很苦,却在第三方满意率评估上失了分。不少代表委员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农村和基层情况不熟悉,但他们打分的结果可能会决定某个基层干部的命运。赵皖平认为,应该对扶贫干部多一些理解,“他们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应该给他们更多理解和激励”.
越皖平提到,要注意一些贫困户享受政策扶持后,自我发展动力不足,不愿脱贫摘帽的问题,要在扶贫政策设计上给于区分,“扶贫不是养懒汉,要从制度上给予激勋”。赵皖平认为,如今扶贫攻坚已经进入2.0时代,“不能停留在只是简单地捐款捐物上,而是要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让贫图户走出依赖,生成自我造血能力。可以持续命跑”。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3月5日)
材料四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庄严承诺,付出的切实行动,令世界惊叹。
巴基斯坦参议员、巴议会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了解到。为了实现脱贫,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会深入贫困人口家中,实地调查他们的需求,并据此制订有针对性的扶贫脱贫方案。他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精准扶贫方略将继续成为中国未来脱贫事业最关键的举措之一。
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亚兹妮·艾波尔认为,精准肤贫是一门“艺术”。而中国精通这门”艺术”,因为“通过经济改革和工业化,中国成为第一个完成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赤贫人口比例减半’的发展中国家”。
当一些发达国家国失业率攀升引发民众不满、社会动荡时,中国过去5年来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6500万个。在中国开设律师事务所的比利时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区,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无论哪里的中国人都积极乐观,不仅对日益改善的生活感到满意,而且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满怀憧憬。“中国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确实是历史上最不寻常的故事之一。”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如是感慨。
当被人问到世界能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什么时,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认为,最重要的是伦理与道德,还有仁。“仁的意思是,尝试为人民谋利益。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十分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为人民服务”这一口号十分了不起。”
在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新眼中,中国共产党总是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他由衷感叹:“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摘编自中国网《精准扶贫,中国书写最伟大故事》)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3-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统计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不少于1200万人的速度稳步推进。
B.为彻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仅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增加投入比重,攻坚克难,更重要的是要对全国进行摸底清理,建档立卡防止遗漏。
C.现在到了扶贫工作极困难的时期,一方面是未脱贫的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贫困户,脱贫路径独小;另一方面是部分脱贫户返贫致贫风险比较高。
D.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扶贫工作作出的庄严承诺和付出的切实行动,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使人民对生活充满希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脱贫攻坚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证质量,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此顶层设计、巡视制度、媒体监督、第三方评估等方面必须齐心协力。
B.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不愿脱贫摘帽等问题,我国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C.精准扶贫战略是中国脱贫事业最关键的举措之一。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部分发达国家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借签。
D.四则材料虽侧重点不同,但都反映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预示者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道路将坚定不移地持续走下去。
6.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看,面对脱贫攻坚的形势和出现的问题,今后要重点做好哪些改进工作?(6分)
答
4.B【解析】B项,“不仅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增加投入比重,攻坚克难;更重要的是要对全国进行摸底清理,建档立卡防止遗漏”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今年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这四个方面,在全国进行一次摸底清理,建档立卡,记在账上,逐项、逐户、逐人对账销号,防止出现遗漏。第二方面,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的县有111个,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县有98个……还要落实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分析可知,两项工作不存在递进关系。故选B。
5.C【解析】C项,“部分发达国家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借鉴”错误。结合材料四内容“巴基斯坦参议员、巴议会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了解到……中国未来脱贫事业最关键的举措之一”“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确实是历史上最不寻常的故事之一。’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如是感慨”“当被人问到世界能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什么时……这一口号十分了不起”“在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眼中……他由衷感叹:‘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等分析可知,“部分发达国家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借鉴”无中生有。故选C。
6.参考答案:工作更加细致,突出重点,针对问题制定方案进行整改;克服“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增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扶贫工作的认识、理解,激励扶贫干部;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今年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这四个方面……正在整改之中,4月底前要向中央提交报告”等分析可知,工作更加细致,突出重点,针对问题制定方案进行整改;结合材料三“‘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扶贫干部有时要应对各种检查、填写各种表格。一些基层扶贫干部向赵皖平诉苦说,自己干得很苦,却在第三方满意率评估上失了分。不少代表委员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农村和基层情况不熟悉,但他们打分的结果可能会决定某个基层干部的命运”“应该对扶贫干部多一些理解,‘他们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应该给他们更多理解和激励’”分析可知,克服“表格扶贫”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增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扶贫工作的认识、理解,激励扶贫干部;结合“不能停留在只是简单地捐款捐物,而是要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让贫困户走出依赖,生成自我造血能力,可以持续奔跑”分析可知,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相关阅读
1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2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3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4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5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