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健康的概念在我国已几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当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时

发布时间: 2020-07-03
材料一:
健康的概念在我国已几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当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时,人们只期望身体能够胜任体力劳动和维持日常生活,健康的概念就是“不得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为追求高寿命,人们将健康理解为“长寿”。其后人们又发现,延长了的生命如果伴随着疾病和伤痛,一样不能幸福地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做出过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同时对健康提出三个“新”指标:新的概念、新的原则和新的目标。新的概念,即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方面发展。新的原则,即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新的目标,即从生活质量目标向追求生存质量目标转化。
(摘自王秋慧、王枫《我国国民健康状况初探》,《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
材料二: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速,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爆发式增长,健康服务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和重大科技源头创新的新引擎,更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材料三:
建设健康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思路,统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就是把健康优先体现在社会生活全过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财政投入上保障健康需求,切实维护人民健康权益。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等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到农村和城市社区,突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用中国办法破解医改世界性难题;特别倡导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推动政府、全社会、人民群众共同行动,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出发,转变卫生与健康发展方式,加快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进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生态环境保护、体育健身、职业安全、意外伤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实现对生命全程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毫不动摇地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基本与非基本的关系,绝不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政府承担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组织管理职责,切实履行好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的办医责任,同时注重发挥竞争机制作用。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增加服务供给、优化结构。
(摘自十九大学习文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日报》2018.1.12)
4.下列不符合新的健康要求的一项是(3分)
A.主动与他人交往,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焦虑感,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工作充满热情。
B.为了预防常规感冒型流感,平日里经常会主动购买服食一些抗生素类或保健品类药物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C.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每日三餐搭配合理,饮食有规律,且顿顿吃得津津有味,享受吃饭的乐趣。
D.刚刚升到某大学,能主动清理宿舍卫生,并能协调舍友关系,和他们分工合作,完成日常宿舍清洁工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树立人民健康优先的理念,那么就会改变中国人的健康面貌,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B.随着世卫组织健康标准的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政策也拓展了范畴,与传统疾病防治相比,更着眼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
C.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和数据可以判断出,2017年医疗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快速发展,与十九大的召开密不可分。
D.公平正义在基本医疗卫生事业领域体现为社会医疗的公益性,政府要承担好组织管理职责,绝不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
6.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卫生与健康工作中应坚持怎样的工作方针?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


4.【答案】B【解析】“抗生素类药物”不能平日里经常购买服食。
5.【答案】A【解析】“只要……就会”明显表述绝对化。
6.思想明确: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
重点突出:主抓基层,创新突破。
政策融合:群策群力,共建共享。



相关阅读
1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2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3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4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

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

6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

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