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许多古老地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社会上出现一种随意命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还兴起了“西化”之风,稀奇古怪的洋地名铺天盖地。这种“地名西化”现象在新建的居民区尤为常见,如“巴黎花园”“莱茵小镇”等。这些地名虽然代表了一个时期的特点,却彰显不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在“洋”地名的背后,丢弃的是民族自尊和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将一些地方命名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外国地名,不仅缺乏严肃性,还容易引发其他国家的不满。随意把别国地名拿过来命名景点、小镇,侵犯了他国的地名使用权。
地名命名、更名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典故、传统文脉就有可能被割断。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美德文化、人文精神,在地名中均有蕴含和体现。比如,洛阳、江阴等地名体现了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辩证法思想;和顺、大同等地名体现了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
(摘编自邢丽涛《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延续中华文化基因》)
材料二:

(选自《中国青年报》之《2019年家乡地名文化知识调查》)
材料三:
“地名文化”具有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地名语词揭示了地名的语源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体现了其所指代实体的地理、历史和乡土等。二者共同构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
历史地名与当地的民俗、传说、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密切相关。以传统村落为例,其命名方式虽有不同,但都包含了深厚的文化。不少以最早迁居于此的始祖或聚居地主要姓氏来命名,有的则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关,有的则与村落布局有关。
但是,一些地名则不然,它体现了更为复杂的历史。例如,一些少数民族被中央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使其顺服,就在当地设立行政管理机构,重新命名,如绥宁、安化、安顺、抚顺、绥化、怀柔等县市(区)一级的命名,都是如此。
当然,地名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的,同一个地名,今天对应的地方与历史上对应的地方,可能都不一样,如果不明白这点,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选自《光明日报》之《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我们的历史》)
材料四:
我国早在2000年以来就制定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制度,推进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保护名录、保护规划等工作。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专门提出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地名一经使用,则口耳相传,也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被记录,得以长期使用和流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对于个体和集体而言都很重要。对于个体而言,有助于保持与之相关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记忆;对于集体而言,则有助于保持地方文化及其要素的稳定性,保持共同的文化记忆,能够保留和增强人们心中的“地方感”“归宿感”和“认同感”。
随着人们的认知、思想观念以及地方空间管理方式的不断变化,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地名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并且在城市化快速的进程中,我国地名面临着大量村落、街道、老城地名的消逝和无数新区、新街、新住宅和公共空间等地的命名。对此,《北京市地名规划》就明确提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时要兼顾“历史地名”的保留传承的原则,注意“新老地名的有机衔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事项。当然,还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的现象或地方提出更为精细的地名更改管理方案,以防不太好的现象发生。
地名中携带着大量地方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对这些地名的解读和传播,有助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阐释和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培育人们的家国乡关的浓厚情感。
(选自《中国文物信息网》之《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地名文化很丰富,但有人随意更改或废止老地名,没有认识到地名的重要性。
B.大多数人都希望了解家乡的地名文化,而口耳相传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了解手段。
C.历史地名的命名方式多样,但其包含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与传统村落的深厚文化有关。
D.我国对地名文化保护很重视,并为此颁布有关条例,这也说明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在新建的居民区命名中出现了“西化”现象,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警惕并加以抵制。
B.据调查,非常了解家乡地名文化的人数占比较低,这表明需要我们加大对家乡地名文化的宣传与传承的力度。
C.“地名文化”包括语词文化和实体文化两个层面,我们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地名文化的内涵。
D.为了防止过去、今天与未来的地名对应不上,我们必须要保持地名的稳定性,所有的地名都不得改动。
(3)请结合材料,说说重视地名文化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
(1)C.以偏概全。“但其包含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与传统村落的深厚文化有关”分析有误。据文中信息可知,历史地名包含了很多种,它与当地的民俗、传说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密切相关,而传统村落的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属于以偏概全。
(2)D.表达绝对。“所有的地名都不得改动”判断绝对,根据文中“地名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的”和“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地名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地名面临着大量村落、街道、老城地名的消逝”的信息可知,有些地名是会被改动的,本项判断绝对化,表述错误。
(3)①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地名文化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②地名保持与个人相关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记忆有关,保持着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重视地名文化能够保留和增强人们心中的“地方感”“归宿感”和“认同感”。③地名中携带着大量地方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重视地名文化有助于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培育人们的家国情怀。
相关阅读
1 三哥营地阅读答案-陈毓
三哥营地 陈 毓 早起开门,三哥打眼望见坪场上那棵板栗树下,环绕树冠炸开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着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树下,被随之坠落的包惊吓,长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2 《故乡》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查看全文】
3 《孩子的力量》阅读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俄)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 【查看全文】
4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中国人的精气神和永恒不灭的民族魂就是这股劲。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 【查看全文】
5 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异,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 、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