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

发布时间: 2019-03-24
放眼今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二号完美对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纯正中国基因“非洲天路”通车,“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万米,……在发展的路上,我们绝不害怕,以非凡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第一部分说明“不害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后半部分提出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不害怕正义,不害头怕良知的观点。由此可见此题是一个二元的话题,话题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不害怕”和“害怕”,考生就着这两个观点便可展开立意:(1)肯定“不害怕”;(2)否定“不害怕”;(3)综合以上两点,辩证地看待“不害怕”。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如辩证的看待,可以肯定“不害怕”取得的成绩,然后转到“不害怕”可能引起“个人私欲的膨胀”,变得“无所畏惧”,然后分析其危害,行文中注意合理安排两部分在文中的比例。

“怕”的哲学
人是复杂的生命个体。独立于天地之间,汲万物之精华,可以毫不言惭地说,人是地球食物链的顶端。然而,倘若就此认为人可万物不惧,就不免有失偏颇。人生在世,总有些东西是怕的。
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功勋或统领多么大的局面,都无法逃离生命中一些最基本的命题。再显赫的声名、再豪华的官邸,和韶光流逝、岁月难返、长幼对视、生死交错相比,也都只能成为皮相。因而人是怕岁月、怕时光的,怕自己某日晨洗照镜理冠时耳鬓多生几根白发,更怕自己在另一个城市为生计奔波、而后返乡白雪满头。物是人非、生离死别之感,是每个人心头致命的死穴。究其本因,还是这些命题涉及生命的本质与核心。它剥离了人外在的雕饰和外壳,让不同阶级、不同收入的人都心头一颤。
当然,除去这些人生在世不可缺少的基本关卡和坎坷所带来的“怕”,人还有一样要怕的东西就是自然。人们惧怕自然的力量,更怕这种力量倘若不为己用便可招致毁灭。在我国,有社稷之说,将谷、粟这些原本只和农务有关的字眼和祭祀联系起来,分量就重了不少。它在国人心头的地位甚至让诸多古代帝王即使国库不济,也不能误了春社和秋社的大日子,在天坛地庙前稽首求福,这不是“怕”又是什么?此外,北京的小吃也能让人管中窥豹般地对老北京人的敬畏自然略晓一二。北京名菜麻豆腐,所用食材是平常不为人注意的大俗之物。可即使是大俗之物,老北京人也不舍得扔掉、不愿意浪费,而是费心地用精致的手艺去烹饪,直到这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化为桌上的佳肴珍馐。这不就是得益于敬畏自然的哲学智慧吗?可以说,敬畏自然而后尊重其中的一草一木、一雨一露铸成了北京诸多小吃的独到风味。这门充满人间烟火的学问,是人敬畏自然的完美展现。
在各种敬畏之中,国人孕育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他们在华夏大地上休养生息,遵守各种规矩边界,对自己怕的事物敬而远之。然而,生活中要怕的事虽多,人却不可因其束住手脚,在强调“怕”的同时更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独立于所怕事物,才可以提高自我的主观性,不为其所束缚。
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而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它正是泯江泛滥成患、殃民数以万计的重灾区。人们也怕自然,整天到水神庙供香拜佛,以求神佑。然而泯江水的凶闹并没有减少。再看如今都江堰旁的庙宇,供奉的早已不是水神,而是成都太守李冰。人们从盲目惧怕自然到之后靠人力改变现状、改造自然,并从中获益,将泯江水引入万顷良田,这便是“怕”之后,人们的所作所为起到的巨大功效。
人生在世,必有所“怕”,但“怕”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状态,不是人该采取的策略。人应当采取的策略是在“怕”之中舒展手脚,凭借智慧寻求解决现状的最佳方法。这才是“怕一样东西”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
有时,承认怕某个对象是一种直爽和洒脱。当然,理智地对待“怕”,更是一番静思后的睿智。“怕”之哲学,所言即此矣。



相关阅读
1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②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 【查看全文】

2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 请以美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 【查看全文】

3 以上“赶考”的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多方面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立新中国之际,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思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查看全文】

4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 【查看全文】

5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 【查看全文】

6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 80年代口号:勤劳致富。 当下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