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同伴相唤》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前言】
《河传·同伴相唤》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首词写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怀恋之情。上片从女主人公与同伴的谈话中表达相思之情;下片写女主人公由念而怨,自怨自伤。
【注释】
⑴依违:原意是形容声音忽离忽合。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这里是指人的离合,重在离。
⑵仙客:古人指某些特异的动植物。这里是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所以称之为“仙客”,或称“仙禽”。
⑶“天际”三句:见云鸟飞于天际,越感晴空辽远。春已暮,烟云中渡过南苑。云鸟:云间飞鸟。引晴远:使人觉得晴空宽阔辽远。“晴”与“情”谐音,是双关语,“引晴远”含有将感情引到远方之意。
【翻译】
无。
【赏析】
此词上片写女子与同伴谈话与独白。前三句写在杏花凋落的时刻,同伴相招,互诉心曲。后四句为女主人公的独白:她在梦里都十分担心相聚又散,这是想象;而现实是情人远行,如鹤去,如燕飞,音讯不归,聚首谈何容易,只有空留泪痕沾衣,可见想念情切。下片写由念而怨,自怨自伤,恨己不如鸟,高翔远引,追随情人!春晚烟深,梅香柳长,一春已过,情人不归,令人神伤。
温庭筠《河传》三首,句式长短错落,转韵频繁,促节繁音,结构起伏,曲尽情意。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评说:“《河传》一调,最难合拍。飞卿振其蒙,五代而后,便成绝响。”这是很有道理的。通篇句断而意不断,展转相连,融成一片,既有完美的意象,又有活泼的节奏美。
相关阅读
1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翻译赏析_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原文_作者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翦断朔云天更高。 【查看全文】
2 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翻译赏析_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原文_作者温庭筠《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查看全文】
3 题李处士幽居翻译赏析_题李处士幽居原文_作者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 【查看全文】
4 春日野行·雨涨西塘金堤斜翻译赏析_春日野行·雨涨西塘金堤斜原文_作者温庭筠《春日野行雨涨西塘金堤斜》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 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 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 【查看全文】
5 烧歌·起来望南山翻译赏析_烧歌·起来望南山原文_作者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 【查看全文】
6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翻译赏析_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原文_作者温庭筠《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