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伤歌姬翻译赏析_和友人伤歌姬原文_作者温庭筠

  《和友人伤歌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前言】
  《和友人伤歌姬》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为劝慰一位失去心爱歌姬的友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歌姬的赞美与怜惜以及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以表达劝慰之意。
  【注释】
  ⑴和(hè):依照别人的诗词题材或体裁创作。
  ⑵怆(chuǎng)然:悲伤貌。
  ⑶月终圆:一本作“月须圆”。
  ⑷芳念:怀念佳人的念头。
  ⑸浓华:浓香艳丽的花朵,此处喻指佳人。委逝川:原指随川流而去。此处喻指去世。
  ⑹“一曲”句:故有乐曲《艳歌行》和《宛转歌》,然而此处未必实指,应是泛指佳人婉转动听的歌声。婉:一本作“宛”。
  ⑺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泛指一般墓地。妒:一本作“葬”。婵娟:姿态美好貌,借指美女、佳人。
  ⑻王孙:贵族子孙,此处借指飞卿的友人。蜀,劝刘禅降魏,遂被封为阳城亭侯。在晋官至散骑常侍。老:一本作“旧”。
  【赏析】
  作者友人歌姬去世,此诗为劝慰友人而作。首句谓月缺花残乃人间既不可避免又常有之事,不必过度伤心,次句是宽慰友人之语。三句谓自己能理解友人,诚无他事可阻止友人伤悼歌姬之念,然而落花随川流东去亦是常有之事,不独歌姬独亡。五六句赞美歌姬,谓便是墓草也应嫉妒其婉转之歌声和婵娟之美色,同时也表达了飞卿对歌姬“委逝川”的同情和怜惜。末二句谓友人当节哀,自古多情之人哀伤过度,除自损外,对亡人实无益处,况且亡人于九泉之下亦未必愿意看到未亡人因过分哀伤而自损的结果。 全诗以劝慰为主,其间穿插对歌姬的赞美与同情是为了把自己与友人划为同类,使友人觉得飞卿亦真为佳人“委逝川”而悲痛。众所周知,同病之人往往可以互怜,同病之人互相劝慰的言语往往也比局外人的话更能触动人心,飞卿如此写,大概有此目的。


相关阅读
1 烧歌·起来望南山翻译赏析_烧歌·起来望南山原文_作者温庭筠

《烧歌起来望南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 【查看全文】

2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翻译赏析_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原文_作者温庭筠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 【查看全文】

3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翻译赏析_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原文_作者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翦断朔云天更高。 【查看全文】

4 题李处士幽居翻译赏析_题李处士幽居原文_作者温庭筠

《题李处士幽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卷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 【查看全文】

5 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翻译赏析_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原文_作者温庭筠

《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查看全文】

6 春日野行·雨涨西塘金堤斜翻译赏析_春日野行·雨涨西塘金堤斜原文_作者温庭筠

《春日野行雨涨西塘金堤斜》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 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 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