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同“耻”
D.士大夫之族 族:类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何陋之有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不“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答
9.C
10.A
11.D
12.(1)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请教他。
(2)对于他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同‘耻’”错误,应解释为“并列、同列”,句意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与他们并列。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A.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B.介词结构后置,“学于师”正常语序为“于师学”。
C.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利爪牙,强筋骨”。
D.“不拘于时”被动句,“于”表被动;“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学于余”正常语序为“于余学”。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错误。文中并不是说不如他们聪明,而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同导致学习结果不同。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出”,超出;“犹且”,尚且;“从”,跟从;“焉”,他,代老师。
(2)“其”,自己;“则”,却;“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惑”,糊涂。
参考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相关阅读
1 《史记·管晏列传》《国语·齐桓公求管仲》阅读答案与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 【查看全文】
2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阅读答案与翻译-《驼瓮俱失》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①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查看全文】
3 蹇材望伪态翻译赏析_文言文蹇材望伪态原文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 【查看全文】
4 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 【查看全文】
5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注]。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查看全文】
6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